齐河县大黄乡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 小加工点“缝”出脱贫路

2019-03-27 09:39:00 来源:德州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现在有十几个人跟着俺干,生意是越干越有劲儿,以后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3月24日,齐河县大黄乡二郎庙村村民王艳平高兴地说。

  王艳平家曾经是大黄乡二郎庙村的贫困户,家中有70岁的公公和两个正上学的孩子。2016年初,丈夫杨吉刚又被诊断为脑肿瘤,虽经治疗后出院,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更是落下了手脚麻木无力的毛病。对于依赖务工种地收入支撑支出的家庭来说,正直壮年的杨吉刚丧失劳动能力,让整个家庭陷入困顿,生活举步维艰。

  王艳平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乡、村帮扶干部多次入户走访,为她定制精准脱贫方案,但王艳平始终打不起精神头来。“现在回想起那时候的感受,真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认为这个家也就这样了,怎么干都觉得提不起劲头!”王艳平说。“扶贫先扶志,浇树要浇根,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党的政策、社会的扶持、产业的带动‘输血’,还需要先用‘攻心术’解决好贫困户思想上的‘贫困’,让贫困户自身的‘造血’系统发挥作用。”大黄乡扶贫办主任张洪祥介绍。

  按照程序,王艳平家庭纳入了大黄乡精准帮扶范围后,乡、村帮扶联系人多次到王艳平家走访慰问、出谋划策。不但给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以助学救助,让丈夫杨吉刚享受到了大病医疗补贴,还为王艳平联系到嘉艺玩具厂的一个适合岗位。有了稳定的工作,王艳平心头的压力减轻了很多。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病号,镇上还协调玩具厂,让王艳平将工作地点转到自己家中,既实现工作与照顾家庭的兼得,还形成一个新的就业点,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如今,在王艳平家的扶贫就业点,每天都有一二十个人在缝制玩具,这些人都是就近村的贫困人口,大家在舒适环境中工作着,每人每月能有500-700多元的收入。王艳平一周两次进、送物件,把关质量,外加缝制,一个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黄乡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聚焦扶贫对象,细化扶贫措施,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实施了互助扶贫岗、产业扶贫、点对点帮扶等扶贫项目,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乡1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完成稳定脱贫。“精准扶贫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把贫困群众的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步共振,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大黄乡乡长郝樯说。

责任编辑:霍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