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德州市陵城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划重点

2023-06-27 09:26:3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26日讯(记者 吴美琳 见习记者 李文函)6月26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陵城区专场,陵城区政协副主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峰,陵城区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赵明,市生态环境局陵城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陵城区精神文明指导中心副主任杨洪涛,陵城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鑫,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副科级干部江萍出席发布会,介绍陵城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陵城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鑫表示,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带动,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融合、经济融合、设施融合、服务融合,各项任务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20年8月陵城区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截至目前,5项试验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47万亩,涉及4.56万户,在山东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办理业务笔数累计1396笔,涉及流转面积22.94万亩,交易金额90209.2万元。

  政策叠加,推进城乡要素融合。一是畅通入乡返乡渠道。制定《陵城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陵城区农业人才示范引领工程实施意见》,整合17项支撑政策,制定25条扶持措施,实现各领域农业人才全覆盖。2022年以来,已吸引近400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二是有效建立了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权益的工作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落户中,全区整户转移的5137户,涉及16745人。

  业态多元,推进城乡经济融合。一是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二是畅通城乡市场供需体系。全区快递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建立覆盖全区的“15分钟优质便民生活服务圈”。三是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859个,全部在岗。以工代赈项目涉及三个领域共6个项目全部开工。截至目前,共雇佣农村劳动力467人,发放工资1230万元。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高于城镇居民2个百分点。

  民生普惠,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一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农村薄弱学校能力提升”项目,极大改善了乡镇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区共有33处中心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队伍中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人数为25人,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室远程诊疗系统覆盖率为43.60%。三是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拥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三馆,建成城市书房1家,基层文体组织、文体队、文体场所建成率100%。四是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筹资标准,调整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困童等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补齐短板,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十四五”以来,改建农村公路184.591公里。完成农村供水主管线提升改造39.53km,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1.44万户,累计完成62730户户厕改造提升。

  近年来,陵城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发展定位,推动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2月12日,陵城区边临装配式产业特色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全市共7个),在特色小镇建设管理方面,做了三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做好特色文章。陵城区边临装配式产业特色小镇以装配式产业为发展基础,重点聚焦现有特色资源,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以“装配式产业现代化、建筑工业化”为路径,大力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同时借助装配式产业化,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新供给,释放新的市场需求,打造边临装配式产业特色小镇。

  二是聚焦产业延链,做好发展文章。截至目前:边临装配式产业小镇依托装配式产业园,引进钢结构、木结构和铝型材加工生产、物流运输等装配式上下游企业100余家,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未来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钢结构、木结构、铝材、机械加工、物流产业集聚地。其中联兴绿厦、好宜居木结构公司均获批“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三是聚焦产业创新,做好建设文章。近年来,边临装配式产业特色小镇严格按照小镇建设标准,在产业发展、产业带动、人文理念上进行规范,打造特色突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产业集聚的“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雅”的特色小镇。2023年,新规划投资1.6亿元装配式产业科创馆已完成规划设计;投资3000万元的农旅融合项目已动工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可增加小镇游客量达到20万人。

  

责任编辑:霍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