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5月 德州市武城县161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74.16亿元 增速12.53%

2023-07-11 17:28:2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11日讯(记者 吴美琳 见习记者 李文函)7月11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武城县专场。武城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魏凯章,武城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范忠新,武城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灵敏,武城县经济合作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程伟出席发布会,介绍武城县全面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魏凯章介绍,武城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决策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为本的鲜明导向,坚定信心、汇聚力量,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新材料(玻璃钢)三大主导产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改造传统动能,全县工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武城县适时出台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23年武城县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政策文件,对注重加强科技创新、技改扩产、节能降耗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推出政府服务官、“红色CGO”、百名干部助企首席服务官套餐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诉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相继开展百项技改、百企转型、百企提级专项行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态势持续巩固:中威公司、春祥公司相继入选“山东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威公司凭借“中威中央空调通风全产业链协同共享制造项目”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水星博惠获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金信空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武城县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今年1-5月,161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74.16亿元,增速12.53%;共储备县级重点技改项目9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11个,列入省导向项目8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速32%,全市第2名。18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企业成功入选“创新型中小企业”,“数字工厂”“科技工厂”“绿色工厂”“共享工厂”四类工厂标杆相继建成,迎来了改革创新新局面,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二、强化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形成新优势。围绕“研发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建设、科技项目推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为武城县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2023年武城县上报2022年度研发投入6.41亿元,占比3.14%,增幅0.5个百分点;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10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62.58%,上报研发人员数2066人。4家企业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交通学院等4所高校院所合作,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同时持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截止目前,武城县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6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达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

  三、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产业集群优势显著增强。以先进制造业强县为主抓手,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要务,逐步整合重塑“341”产业体系,打造了以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新材料(玻璃钢)产业为主导产业的9大产业链条。建立县级领导“联企、联链、联园”机制,实行“六个一”帮扶服务体系,为产业企业项目的发展提供“保姆式”全方位服务;按照“补链、延链、强链”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以企招企”“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等产业招商模式,壮大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次。目前武城县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了九大系列3000余品种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占德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规模的43%,成为德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主导县之一。新材料(玻璃钢)产业的水箱、储罐、管道等传统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70%以上,成为江北最大的冷却塔生产基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建有5个中央空调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海尔海易普方·硬创云能智慧产业园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山东华辉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稳步推进,2个小微企业孵化园,2个区中园,注册企业达1386家,预计到2023年年底,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中央空调产业集群。

  下一步,武城县将按照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工作部署,强化技术、产品、模式创新,坚持加快产业链协同创新,提高制造业集群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贡献武城力量。

  

责任编辑:霍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