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慢功夫”促成“快发展”

2024-01-26 10:01:4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26日讯(记者 赵洪斌 通讯员 李国锋)销售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白版全省化”顺利推进;“国蕴30”“古贝元1983”等高端产品相继推出;古贝春酒厂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展修缮工程;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茅台集团原董事长李保芳莅临古贝春调研科创工作;古贝春爱心基金成立首次注入资金100万元……翻开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的成绩单,一条不断向上攀升的曲线令人振奋。

5175043ecb90e3034b52fee52cb1acb

  创立70多年,古贝春何以实现厚积薄发?“创新,创新,还是创新!”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洪昌说。

  销量看涨,得益于产品创新。从“低度浓香”到“极简包装”,从“低醉酒度”到“中度酱香”,再到高端产品上线,产品线精简瘦身,每一次口感“上新”,每一次质量飞跃,每一次结构调整,企业都用创新性思维解决消费者诉求。

2e25a16f30354ae1c60aa82e4e69c6f

  “快发展”背后有“慢功夫”。总工程师吴兆征刚来古贝春的时候,带着技术团队,在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搞研发。“1996年,公司与五粮液达成技术合作,我受命于周晓峰原董事长研制‘五星级古贝春’。当时,山东省还没有纯粮高档白酒,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品酒可不是大家都认为的“美差事”, 为了找到最佳方案,要每天反复地把白酒喝到嘴里,布满舌尖、舌面及周边,反复咂巴,品评出酒中的酸、甜、苦、辣、香等味,体味出柔、绵、顺、净、爽等感觉,以及新、陈、老、嫩、长等酒体的协调程度及质量优劣,这看似简单的品酒,其实就像万里长征,需要长期的艰苦 “跋涉”,需要付出千辛万苦的努力,需要不断地取舍和抉择,才能找到解锁的“钥匙”。60多个日日夜夜潜心打磨产品,1996年5月推出产品后一炮而红,迅速使古贝春扭亏为盈。

13ad8e1aed925414ef0f53c9586c8e0

  如果说“五星级古贝春”是古贝春集团起死回生的关键产品,那么坊间传闻已久的“白版”酒就是吴大师的“扛鼎之作”了。大家都知道“白版”好喝不易醉,对于这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现象级超级单品,消费者纷纷猜测一定是有什么“秘密武器”,其实,这里面除了无数次走访市场、千百次勾调实验和精确到万分之一的微量调配物质之外,剩下的只有36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摸索和煎熬了。

  创新之路并不平坦。比如酱香型白酒“古贝元1983”的勾调定型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首先需要把一至七个轮次以及“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酒体的基酒进行分类、分型、定级、贮存,然后把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味道、不同酒度、不同风格特点、不同酒龄的基酒进行酒与酒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优化组合,最后进行调味,就是靠感官使酒体协调、丰满、细腻、幽雅、悠长,风格典型,“色、香、味、格”俱佳,并且酸类、酯类、醛类、酚类等微量元素含量要经过反复耐心、精细、精心“调频”,才能生产出高档酱香型白酒。这对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基酒年份、科研实力提出极高的要求。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探索,该酒终于在2023年6月2日在济南隆重推出,获得了业内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4169ea3b8179de7b4df4484a5f12dee

  诞生于南国的五粮液工艺来到北方落户,也同样有着水土不服的现象。两地的气候差异,势必要求他们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革新。难能可贵的是,在实际生产中,该公司的技术人员不是生搬硬套五粮液工艺,而是在董福新等技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对五粮液工艺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了14项革新。北方的气候是干燥、多风,四季温差大。为此,董福新把五粮液工艺中的发酵期由原来的70天改为90天,使酒坯子发酵更加充分;五粮液工艺采用的是分层发酵、跑窖蒸馏、混蒸混烧、分级摘酒,他们在严格按照五粮液工艺操作的基础上,采用分层阶梯水分法,也就是窖池内三层酒坯子的水分各不相同,同时尽量压缩水分含量,提高五粮香甜味,这种改变使生产工艺更加精细,有效提高了产品品质;另外他们还独创了“双轮发酵”“黄水酯化串蒸”等革新工艺,使古贝春的生产工艺愈加成熟。

  这些年,找准市场需求、潜心打磨产品已成为企业一以贯之的发展路径。

  企业目前已建立拥有百万用户量的数据库。“从用户反馈中发现问题,在技术创新中解决问题,我们已形成了成熟的产品迭代模式。”张洪昌说。

  为激发员工创造潜力,公司设立了“五小创新奖”。 “前面是漏斗形整形器,后面的挡板下面再挖个弧,就可以使曲坯在输送过程中基本成为‘包包曲’的雏形,在最后的压制成型过程中就受力均匀啦!”生产中心副主任马连松带我来到机械化制曲生产线,一边比划一边向我介绍。

  一个小防滑脱钩、一个行车受电器拨叉的改造、一个小小的陶坛取酒器、一个制曲用和面机的安全开关……像这样的小发明也许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但是谁又敢于忽视这些来自基层员工的创造呢?又有谁能否认,那些更加复杂、更加精彩的发明,不是在这些小发明的基础上诞生的呢?

  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逐步筑起人才“蓄水池”,技术员工规模从成立之初的不到20人扩大到如今的100多人,研发人员占比达10%。其中包括中国白酒大师1人,中国白酒工艺大师1人,国家级白酒评委6人,省级白酒评委10人,齐鲁首席技师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9人,德州工匠1人,德州首席技师4人,与齐鲁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等高等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目前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6项,先后立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级科技创新计划23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省级科技奖励21项。

  70多年来,古贝春一直坚持“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秀菊至今仍清晰记得,某业内人士与她的问答——

  “白酒市场竞争激烈,你们如何在竞争中保持活力?”

  “创业多年,我们有底气说,坚持抓创新、慢工出细活,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责任编辑:霍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