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方面齐发力!德州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021-05-20 16:2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20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黄文鑫)5月20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十场 “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春明介绍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2020年,德州市PM2.5、PM10、SO2、NO2、O3浓度同比分别改善7.5%、10.8%、7.7%、15.2%、10.1%,其中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49.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升23.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下降40天,改善幅度均列全省第1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39.1%,改善幅度列全省第2位。境内5条主要河流断面21项全指标达到V类标准,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5年提升25个百分点。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危固废管理日趋规范。圆满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五年。全市生态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一)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重污染天气和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格局更加稳定,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四)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突出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十四五”时期,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德州市将做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推进绿色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实新一轮“四减四增”五年行动计划,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持续贯彻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二)加快碳达峰进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面向碳达峰目标,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省战略,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降低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加强协同控制,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以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快补齐O3治理短板,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破解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四)深化三水统筹,提升水生态环境。以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保好水”“治差水”,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五)推进系统防治,提升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调防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六)加强生态监管,筑牢自然生态本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成京津南部、黄河中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

  (七)强化风险防控,推动生态安全建设。严守生态环境底线牢固树立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强化危险废物、重金属、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环境应急体系,保障生态环境与健康。

  (八)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制度改革,深化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统筹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九)开展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发展,以绿色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责任编辑:霍艳英